1.如何方便处理RAID模式下安装Win操作系统
当某个机型需要组建阵列(RAID) 或是 BIOS设置中SATA模式为RAID且选项是灰色不能修改 亦或是机器就内置开启RAID功能,在安装操作系统时,可能需要加载特定磁盘驱动才可以正确识别阵列磁盘(硬盘)才能继续安装,为此本博客发布的Win7_10系统对intel Raid做了处理,写了个小工具,方便处理此等情况。
何为RAID,RAID有什么作用,BIOS界面中RAID设置及设置后可能有CTRL+R 快捷键进入RAID配置处理这里不细说,把ISO系统做成可启动U盘和光盘后,安装启动过程中如果检测到intel raid会有如下界面:
此图示是启动安装的过程中,检测到intel RAID模式 弹出的画面,如果系统可以识别磁盘或想自己手动加载,本界面选择不加载驱动,回车即可.
我插入的这个小工具,没什么技术含量,方便小白在安装之前,没必要去下载某个版本磁盘驱动,而且有的机型还挑驱动版本,下错了版本还得重下,这个小工具搞成自选形式。
这步骤完事,就是进入分区界面,然后就是安装部分,不继续描述安装部分了。
2.安装磁盘阵列卡后如何安装XP系统?
上面的大师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万能答案。
但是没提到阵列卡这个关键的问题。因为万能答案都不说这个的。
完全按那个安装,结果可能就是告诉你找不到磁盘,安装失败。 针对你需要的内容,我来说一下。
安装XP的时候,注意看最下面一行提示,偏左下角的。 刚开始安会提示你按F6加载驱动,如果是磁盘阵列,就是raid的话,必须在这个时候按F6,不然装到后面就会告诉你找不到磁盘,一切就失败了。
你的卡如果只是硬盘扩展,那也很可能xp不认,需要在这里装一下驱动。 多按几次F6,然后再过个10来秒,会弹出一个对话框,让你把磁盘插入软驱。
你把阵列的驱动软盘插入软驱,按S或A(看提示)即可读取驱动。 后面的安装过程和普通的XP是一样的。
关键是这一步。 当然,最好是xp能识别你这个卡,一切就都简单了。
按楼上大师粘贴的那个万能安装法安装吧。 我没细看,应该是对的。
关于重装系统的问题里,基本上都能见到它。
3.安装磁盘阵列卡后如何安装XP系统?老板子MSI6199(BX)升
上面的大师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万能答案。
但是没提到阵列卡这个关键的问题。因为万能答案都不说这个的。
完全按那个安装,结果可能就是告诉你找不到磁盘,安装失败。 针对你需要的内容,我来说一下。
安装XP的时候,注意看最下面一行提示,偏左下角的。 刚开始安会提示你按F6加载驱动,如果是磁盘阵列,就是raid的话,必须在这个时候按F6,不然装到后面就会告诉你找不到磁盘,一切就失败了。
你的卡如果只是硬盘扩展,那也很可能xp不认,需要在这里装一下驱动。 多按几次F6,然后再过个10来秒,会弹出一个对话框,让你把磁盘插入软驱。
你把阵列的驱动软盘插入软驱,按S或A(看提示)即可读取驱动。 后面的安装过程和普通的XP是一样的。
关键是这一步。 当然,最好是xp能识别你这个卡,一切就都简单了。
按楼上大师粘贴的那个万能安装法安装吧。 我没细看,应该是对的。
关于重装系统的问题里,基本上都能见到它。
4.Linux系统下如何设置磁盘阵列?
在Linux系统中,磁盘阵列主要通过/etc/raidtab配置文件来控制的。
若系统管理员需要实现磁盘阵列的话,就需要手工创建这个配置文件。或者从其他地方复制这个文件,并进行相应的修改。
默认情况下,在Linux系统中不会有这个文件。下面笔者就对这个文件中的主要参数进行讲解,帮助大家建立一个正确的磁盘阵列配置文件。
参数一:raid-level 指定磁盘阵列的类型。 磁盘阵列到目前为止,有不下于十种的类型。
而Linux系统则只支持其中的不种类型。系统管理员需要了解这五种磁盘阵列类型的特点,并根据企业的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磁盘类型。
笔者平时比较喜欢采用Linear或者RAID-5这两种磁盘阵列类型。 为此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两个磁盘类型的特点。
Linear磁盘阵列模式比较简单,它只是起到一个磁盘的整和作用。如果采用这种磁盘阵列模式,Linux系统会先将数据存放在第一块硬盘中。
只有当这个硬盘空间已经使用完了,操作系统才会将数据存储到第二块硬盘中。 以此类推。
在这种模式下,由于没有把数据分块同时存入到多个硬盘中,所以不能够提高数据存取效率。同时,也不存在校验码,故也没有数据自我修复的功能。
也就是说,这种模式的磁盘阵列,只起到了把小容量的硬盘整和中一块大硬盘的作用。所以这种模式实际应用的不多。
但是因为其配置简单,所以是用来理解磁盘阵列这种技术的好渠道。 RAID-5磁盘阵列模式是现在主流的磁盘阵列模式。
在这种模式下,Linux操作系统会将数据切割成固定大小的小区块,并同时分别保存到不同的硬盘中。而且这种磁盘阵列模式,会产生校验码,并且把校验码存放在不同的硬盘中。
由于其并没有保留固定的一块硬盘来存放同为校验码,所以当任何一块硬盘损坏时,损坏的数据都可以被修复。若采用这种模式,可以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、增强数据的安全性、把不同硬盘整和成一块虚拟硬盘。
而且,其没有把同位校验码存放在同一块硬盘中,所以不会造成整体系统性能的瓶颈。 笔者现在企业中的服务器,就是采用了这种磁盘阵列模式。
参数二:chunk-size 指定分块的大小。 采用磁盘阵列后,数据会被分割成许多小块,然后写入到硬盘中。
那么这个块的大小是多少呢?在磁盘阵列配置文件中,需要指定每个写入区块的大小。 其最小单位是2KB。
用户指定的区块大小,必须都是2的整数次方。如可以设置为4、8、16等等。
不过这个参数配置对于Liner模式下没有实际意义。因为在Liner模式下实际上不会对数据进行分块。
因为其先把数据存储在第一块硬盘上。当第一块硬盘满后在存储在第二块上,以此类推。
故不会对数据进行分块。所以这个参数对Liner这种磁盘阵列模式不起作用。
参数三:persistent-superblock:设置是否要写入超级块。 在微软的操作系统下部署磁盘阵列的话,就不需要设置这个内容。
但是在Linux下,必须对此进行设置。 因为Linux系统采用的是Ext2/3文件系统。
对于这个文件系统来说,硬盘分区首先被划分为一个个Block。同一个ext2文件系统上的每个block大小都是一样的。
但是对于不同的ext2文件系统,block的大小可以有区别。典型的block大小是1024 bytes或者4096 bytes。
这个大小在创建ext2文件系统的时候被决定,它可以由系统管理员指定,也可以由文件系统的创建程序根据硬盘分区的大小,自动选择一个较合理的值。一个硬盘分区上的block计数是从0开始的,并且这个计数对于这个硬盘分区来说是全局性质的。
Superblock有一个比较时髦的中文名称,叫做超级块。 超级块是硬盘分区开头(开头的第一个byte是byte 0)从 byte 1024开始往后的一部分数据。
由于 block size最小是 1024 bytes,所以super block可能是在block 1中(可能此时block 的大小正好是 1024 bytes),也可能是在block 0中(可能此时block 的大小超过 1024 bytes)。 超级块中的数据其实就是文件卷的控制信息部分,也可以说它是卷资源表,有关文件卷的大部分信息都保存在这里。
所以这个超级块中的信息就好像是FAT32文件系统下的分区格式,非常的重要。 这个参数就是用来控制是否需要写入硬盘的这个块。
如果要写入的话,就设置为1;不写入的话,就设置为0。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,希望能够帮到大家。
5.磁盘阵列如何安装系统
1、先通过查看磁盘命令来查看当前可用磁盘信息。
2、因为raid1磁盘阵列的利用率是一半,所以在创建raid1磁盘的时候空间必须是要创建所需空间的2倍才可以。
3、分区完成后同样需要重新读取分区列表,可以看到分区已经成功。
4、接着就是创建raid1磁盘阵列,语法为mdadm -C 阵列名 -l 级别 -n 设备个数 设备名称。
5、创建完成后可以通过mdadm -D 阵列名来查看创建的阵列详细信息。
6.WIN7系统如何组建RAID10
u盘安装win7系统正确步骤如下:1、首先将u盘制作成u深度u盘启动盘,重启电脑等待出现开机画面按下启动快捷键,选择u盘启动进入到u深度主菜单,选取“【02】运行U深度Win8PE装机维护版(新机器)”选项,按下回车键确认。
2、进入win8PE系统,将会自行弹出安装工具,点击“浏览”进行选择存到u盘中win7系统镜像文件。3、等待u深度pe装机工具自动加载win7系统镜像包安装文件,只需选择安装磁盘位置,然后点击“确定”按钮即可。
4、此时在弹出的提示窗口直接点击“确定”按钮。5、随后安装工具开始工作,请耐心等待几分钟。
6、完成后会弹出重启电脑提示,点击“是(Y)”按钮即可。7 、此时就可以拔除u盘了,重启系统开始进行安装,我们无需进行操作,等待安装完成即可,最终进入系统桌面前还会重启一次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windows之家 » 磁盘阵列如何安装Win10